山水畫就是中國的風景畫,但又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山水畫的產生與中國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萬物”“能勝物而不傷”。道家思想追求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所以山水畫多以水墨表現為主,以色為輔。中國山水畫的觀察對象包括古代山水畫真跡觀摩、山川自然真境體驗觀摩。那么在觀物這一過程中,有哪些方法呢?接下來美術高考輔導班小編將給高考美術生介紹中國山水畫的觀物方法有哪些。
俯瞰眾生法是指在觀察物象時,心游萬仞,心物合一,視點盡可能的升高,如同懸浮在宇宙半空中的眼睛,俯瞰宇宙萬物。在觀摩古代名跡時,先后退幾步,將視野從整個畫面移除,悉心體會畫面給你帶來的整體感覺,所謂的遠觀得其勢,近看得其質。這種俯瞰眾生法的終目的是逐步鍛煉山水畫的整體宇宙意識。
抽絲剝繭法是指在觀察物象時,像剝洋蔥一樣層層的深入物象內部,忽略外部表象因素。如在飽游沃看自然美景時,眼中會同時出現許多如輪廓、體積、光影、虛實、色彩等干擾因素,如果同時觀察考慮這么多的外在因素,任何大師都將會束手無策。因為造化是無窮的,而人眼是有限的,以有限去追無限是不可能窮盡的。歷代卓有成效的山水大師,他們都是善于觀察,善于舍棄選取,善于抽象概括物象的高手。如北宋李成之蟹爪寒林,范寬之豆瓣大山,郭熙之卷云山頭,元代黃大癡之淺絳富春等。在他們的眼中,無論自然山川是如何的令人眼花繚亂,他們看山都能深入骨髓,不會被外部表象所迷惑,都能找到一種契合自己心態的理想的一種表現方法。
白描輪廓法是指在觀察物象及古代真跡時,眼中只有物象之大概輪廓結構,其他一切因素均忽略不計。諳熟此法者莫過于近代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了,他很早就采用對古人真跡采用自己獨特的“勾古畫法”。他自己曾經說過,對古人之真跡只是勾畫其輪廓,摸清山勢走向,其他諸如皴法、色彩不甚留意。其實他的外出寫生何嘗不是如此,從他的大量寫生畫稿可以看出,黃賓虹尤其青睞白描輪廓法。此法之的優點是,面對如此復雜的自然山川能去偽存真,加深山勢輪廓在心目中的印象,以便以后創作隨時調用。
布白虛空法是指在觀察物象及古代真跡時,不要將眼睛盯住物象實體看,而是留意觀察虛白之處。如在觀摩黃賓虹、王蒙的山水畫的時候,不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物象上,而是仔細觀察他們是如何巧妙留白的。黃賓虹對山水畫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一幅山水畫其實就是一盤圍棋,其中的虛白就是圍棋中的活眼,虛白留好了,整盤其就活了,畫亦如此。
以上就是美術高考輔導班小編對中國山水畫的觀物方法有哪些的介紹??偟膩碚f,中國人主要是通過意象思維來觀察世界的,這觀物方法高度成熟,培養了中國人高度發達的符號抽象能力。如象形、會意文字所具有的似與不似的特點,即意象思維特征,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特點。具有去皮留骨如X光的透視力,諸如中國的原始巖畫、甲骨文、鳥蟲篆等就是這樣的偉大創造,其抽象、準確、深刻、凝練、有力的表達,培養了中國人特有的觀物方法。如果你想學到這一方法不妨與洛陽文人畫室培訓班來電咨詢或網站下方留言!
一個這樣的文人 一個不一樣的畫室
強大的軟硬件綜合實力和較強的專業優勢,讓學生既有較好的藝術才能,又有較高的應考拿分技巧